Thursday, November 18, 2010
Tuesday, November 16, 2010
可持续的佛教
这几年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专家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普及到普罗大众。各行各业也不难找到‘xxx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资料。我用(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ligions)在Google里搜寻就找到了 2,510,000 条相关讯息。而利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uddhism)搜寻也找到了162,000 的讯息。但是‘可持续的佛教’(Sustainable Buddhism)这个命题似乎还没这类的讨论。
‘可持续的佛教’(Sustainable Buddhism)与‘可持续的发展与佛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uddhism)的差异在于前者的重点是在于佛教本身自己的可持续性。而后者是在关注佛教在‘可持续的发展’里的作为。
佛教可持续吗?其实对佛教有基本常识的人士都知道佛教里有‘末法时代’的说法。经典中也有一部‘佛说法灭尽经’。在此我想关注的不是要逆转‘彼时社会混乱、魔道盛行’佛法的消灭,我们更应该关注在大家都积极的弘扬佛法时,如何使佛法的教育能有效的持续在当下。因此我们的眼光将不只是看到佛教目前流传方式的利与弊。也应该在其他宗教的宣扬方式得到一些经验。(待续)
‘可持续的佛教’(Sustainable Buddhism)与‘可持续的发展与佛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uddhism)的差异在于前者的重点是在于佛教本身自己的可持续性。而后者是在关注佛教在‘可持续的发展’里的作为。
佛教可持续吗?其实对佛教有基本常识的人士都知道佛教里有‘末法时代’的说法。经典中也有一部‘佛说法灭尽经’。在此我想关注的不是要逆转‘彼时社会混乱、魔道盛行’佛法的消灭,我们更应该关注在大家都积极的弘扬佛法时,如何使佛法的教育能有效的持续在当下。因此我们的眼光将不只是看到佛教目前流传方式的利与弊。也应该在其他宗教的宣扬方式得到一些经验。(待续)
Saturday, November 13, 2010
化世真亦俗 佛法得长存
“不过,从佛法「化」导「世」间,利益众生来说,不但应该归敬於「真」实的三宝功德,「亦」应归敬於世「俗」事相的住持三宝。”
“归依世俗,自不免流於形式的崇拜;而专重胜义(真实),也不免过於高深,不是一般所能明了。所以必须归依现实事相的住持三宝,依此进向真实的三宝。”
“住持三宝为事相的,从此表显真实三宝的功德,这才能浅深由之,事理无碍,「佛法」才能「得长存」世间,为一切众生作救护,作福田。”
“归依世俗,自不免流於形式的崇拜;而专重胜义(真实),也不免过於高深,不是一般所能明了。所以必须归依现实事相的住持三宝,依此进向真实的三宝。”
“住持三宝为事相的,从此表显真实三宝的功德,这才能浅深由之,事理无碍,「佛法」才能「得长存」世间,为一切众生作救护,作福田。”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
Sunday, November 7, 2010
Monday, October 18, 2010
资粮位、加行位
简单的佛法,其实是资粮位的佛法,例如吃素、念佛、放生、拜佛、忏悔、布施、持戒等等,还有那些会让初学者起欢喜心的佛学著作。资粮位主要是修集福德和信心,因此不要求实证,法义有些错误也不必太计较;当他们资粮满足时,自然会顺入加行位。加行位是最重要的关卡——如果能够得到详细而正确的知见和方法,很快就能进入见道位;否则就会一直停留在加行位,或者退回资粮位。资粮位的满足,需要时间;资粮不具足的人,看到见道位的佛法会生起烦恼,就好像没学过代数和解析几何的人看到微积分一样;必须资粮位满足的人,才有办法修习加行而进入见道位。所以,资粮位的佛法,对于接引初学的人而言,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如果把资粮位的佛法,当成是见道、修道、究竟位的佛法,那就是在误导大众了。更要不得的,是以资粮位的佛法,批评见道、修道、究竟位的佛法,说见道/修道、究竟位的佛法不是真佛教。
《实证佛教导论》吕真观著
Friday, October 15, 2010
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
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
"建立在缘起论和业力论基础上的佛教思想,能够为化解环境问题提供强大的思想资源,而且能够形成巨大的实践力量。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缺乏问题,人类的前景并不美妙,但是我们相信,人类以自己的智慧,特别以佛法的智慧,一定能够化解这个危机。环境问题不是天灾,是人祸。根据佛教哲学“境由心造”的原理,人类所面对的依报世界是由人类的共业所造成的,要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必须从改变每个人的内心开始。“心净国土净”,如何对治为当今社会消费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迷失的人心,提升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境界,增强佛教的社会责任感,世界佛教徒和佛教学者责无旁贷。"
"按照无尽缘起的原理,世界上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孤独的。我们在江河源头上所作的种种污染,对地球所作的种种榨取掠夺,经过大自然的循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一天果报会回到自己身上。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这里面的因果环环相扣。南美洲热带雨林的消失,跟我们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非洲的饥饿与我们未来的和平也是息息相关。千万不要以为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与我们没有关系。一个地球村的观念之下,再一次证明了佛教万法缘起的普遍性。"
"从缘起论必然推出第二个基本原理:“性空无我”。无我,就是否定有独立的精神主宰“我”,这个“我”又叫做自性。在佛教看来,当今我们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所导致。这世界本来是如实的存在,是环环相扣,由无尽的因缘而构成的世界,我们只是网络中的一个环节。如果以自我为中心而自我膨胀,就扭曲了这个网络,无数人的我执,就会导致这个网络的破裂,结果就是鱼死网破。我们必须去掉我执,才能真正回归到世界如实的状态。在本来相互缘起的世界中,我们偏偏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我的疆土为中心,以民族我、国家我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种种冲突、痛苦、苦难。只有“性空无我”论,才能破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如实的心态来对待自我、对待世界。"
"业力论以缘起论作为哲学基础,而注进了道德价值的因素。业力论比较偏重于谈生命主体的升进和精神生活的升华,由此构成佛教人生观和道德自律的基础。"
"小乘佛教通过对缘起现象的解剖和分析,得出无我的结论。比如说,对于流转于生死的那个主体自我,小乘佛教把它分析为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暂时聚合。就像车子,把它分解完了,车子在哪里?由此得出无我的结论。一切由于条件关系而组成的事物,必然会由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得出不存在永恒常存的自我的结论。但对小乘来讲,构成暂时存在现象的要素,则是有的。就像车子,把它分解为车轮、车胎、车架,车子是没有了,但构成车子的零部件是有的。我们人是无我的,但构成人的色受想行识五蕴是现实存在的。小乘这样对空的理解,叫做析空观。
大乘佛教兴起以后,认为小乘分解各种要素而得到的破除自我实体的空是不究竟的。小乘认为这些构成要素的法是存在的,因为假必依实,虚体性的聚合存在物,必须要依于真实具体的法体而存在。这种分解式的析空观,虽然可以破除独立的自我观念,但还存在对法体的执着。大乘是当体即空,当下即空。在一切缘生法存在的当下,就观照它一切皆空的本质。这个体空观最核心最精要的表述,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在我们当下生命的流转之中,照见它的本性是空。"
"物质现象都是依赖一定条件而产生并存在,当特定的条件关系消失以后,物质也就不能维持它原来意义上的存在。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讲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我们的脚离开之时,河流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生生灭灭,并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自性)。无自性故空,故说“色不异空”。我们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当下,就要见到空的本质。从另一方面来讲,空在哪?空并没有离开我们的物质现象,我们不能离色去找空。空的本质,就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空不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实体性的存在,所以说“空不异色”。"
"小乘光讲空,则堕在涅槃,放弃了对现象世界及社会的责任。既然世界是空,我们就离开此岸世界,走到解脱的彼岸世界。但根据大乘的菩萨精神,解脱是不能离开世间的,是不能放弃对众生的责任的。所以大乘佛教的修行,认为离色之外无从觅空,所以说“空即是色”,要破除对空的执着。大乘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心经》充分展现了这种悲智双运的精神。"
"因为事物的相状都处于变动不居之中,所以经文里举出三对矛盾: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我们不应该执着这些矛盾对立面的任何一边,要超越两边而遨游其中,做到真正包含两边又超越两边的全体大用,进入实相的境界,进入佛菩萨所处的法界的境界。"
"同样,在空的观照之下,一切说明世间与出世间的名相,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法门,乃至十二支缘起和四谛法门,都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解脱自身的种种方便、假名施设,它们本身都不是独立于诸法空相之外的定相。任何名相都是帮助我们说明世界的概念,是假名意义上的存在。所以相不可以执实,一执实就不是实相。当然,我们要说明实相,又不能离开这些名相。"
"智,就是认知的主体;得,泛指对象,亦指修行实践的结果,比如获得了小乘的四果,或者成就了大乘菩萨的行位。藏译本则加一句:“无智亦无得,亦无不得。”如此可以避免落入断灭空的误解中。从般若不着两边、双遣中道的性格看,应超越主与客、“得”与“不得”的区别。这是解脱者观音与舍利子在讨论解脱的终极境界时所作的最经典的表述。"
"观音菩萨再次重申,用无所得的心,去除对一切名相乃至解脱境界的执着,做到心无挂碍。挂碍是内心活动的执着执取而形成的精神上的障碍。按照窥基大师的解说,挂指的是烦恼障,碍指的是所知障。烦恼障是来自于我们感性方面、欲望方面的障碍;所知障是来自于知性层面的、语言概念意义上的障碍。"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纵向展开以成佛为中心的向上途径,横向展开为心与众生及环境的关系。抬头仰望的是高高在上的佛,放眼看去的是无边无际的众生,要从因地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攀升。"
"唯心唯物唯戏论,唯有心能转物;
知人知天知众生,知否人难胜天。"
" 横批“我算老几?”"
苏格拉底研究了一辈子哲学,最后谦卑地说:“我只知道这么一句话,我什么都不知道。”
"第一、万法缘起的思想为生态关怀提供了世界观的基石。
第二、因缘果报的理论为环保为护生提供了行为规范的基石。
第三、境由心造、依正不二的观念解释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原因。
第四、自他同体、慈悲为怀的精神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抉择,不仅仅是爱的流露。
第五、心能转物是佛教推动环保推动护生的实践动力。
第六、创建人间净土是佛教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理想目标。
第七、真俗不二的中道智慧是佛教随缘消业的方法论。"
"建立在缘起论和业力论基础上的佛教思想,能够为化解环境问题提供强大的思想资源,而且能够形成巨大的实践力量。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缺乏问题,人类的前景并不美妙,但是我们相信,人类以自己的智慧,特别以佛法的智慧,一定能够化解这个危机。环境问题不是天灾,是人祸。根据佛教哲学“境由心造”的原理,人类所面对的依报世界是由人类的共业所造成的,要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必须从改变每个人的内心开始。“心净国土净”,如何对治为当今社会消费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迷失的人心,提升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境界,增强佛教的社会责任感,世界佛教徒和佛教学者责无旁贷。"
"按照无尽缘起的原理,世界上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孤独的。我们在江河源头上所作的种种污染,对地球所作的种种榨取掠夺,经过大自然的循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一天果报会回到自己身上。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这里面的因果环环相扣。南美洲热带雨林的消失,跟我们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非洲的饥饿与我们未来的和平也是息息相关。千万不要以为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与我们没有关系。一个地球村的观念之下,再一次证明了佛教万法缘起的普遍性。"
"从缘起论必然推出第二个基本原理:“性空无我”。无我,就是否定有独立的精神主宰“我”,这个“我”又叫做自性。在佛教看来,当今我们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所导致。这世界本来是如实的存在,是环环相扣,由无尽的因缘而构成的世界,我们只是网络中的一个环节。如果以自我为中心而自我膨胀,就扭曲了这个网络,无数人的我执,就会导致这个网络的破裂,结果就是鱼死网破。我们必须去掉我执,才能真正回归到世界如实的状态。在本来相互缘起的世界中,我们偏偏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我的疆土为中心,以民族我、国家我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种种冲突、痛苦、苦难。只有“性空无我”论,才能破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如实的心态来对待自我、对待世界。"
"业力论以缘起论作为哲学基础,而注进了道德价值的因素。业力论比较偏重于谈生命主体的升进和精神生活的升华,由此构成佛教人生观和道德自律的基础。"
"小乘佛教通过对缘起现象的解剖和分析,得出无我的结论。比如说,对于流转于生死的那个主体自我,小乘佛教把它分析为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暂时聚合。就像车子,把它分解完了,车子在哪里?由此得出无我的结论。一切由于条件关系而组成的事物,必然会由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得出不存在永恒常存的自我的结论。但对小乘来讲,构成暂时存在现象的要素,则是有的。就像车子,把它分解为车轮、车胎、车架,车子是没有了,但构成车子的零部件是有的。我们人是无我的,但构成人的色受想行识五蕴是现实存在的。小乘这样对空的理解,叫做析空观。
大乘佛教兴起以后,认为小乘分解各种要素而得到的破除自我实体的空是不究竟的。小乘认为这些构成要素的法是存在的,因为假必依实,虚体性的聚合存在物,必须要依于真实具体的法体而存在。这种分解式的析空观,虽然可以破除独立的自我观念,但还存在对法体的执着。大乘是当体即空,当下即空。在一切缘生法存在的当下,就观照它一切皆空的本质。这个体空观最核心最精要的表述,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在我们当下生命的流转之中,照见它的本性是空。"
"物质现象都是依赖一定条件而产生并存在,当特定的条件关系消失以后,物质也就不能维持它原来意义上的存在。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讲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我们的脚离开之时,河流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生生灭灭,并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自性)。无自性故空,故说“色不异空”。我们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当下,就要见到空的本质。从另一方面来讲,空在哪?空并没有离开我们的物质现象,我们不能离色去找空。空的本质,就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空不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实体性的存在,所以说“空不异色”。"
"小乘光讲空,则堕在涅槃,放弃了对现象世界及社会的责任。既然世界是空,我们就离开此岸世界,走到解脱的彼岸世界。但根据大乘的菩萨精神,解脱是不能离开世间的,是不能放弃对众生的责任的。所以大乘佛教的修行,认为离色之外无从觅空,所以说“空即是色”,要破除对空的执着。大乘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心经》充分展现了这种悲智双运的精神。"
"因为事物的相状都处于变动不居之中,所以经文里举出三对矛盾: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我们不应该执着这些矛盾对立面的任何一边,要超越两边而遨游其中,做到真正包含两边又超越两边的全体大用,进入实相的境界,进入佛菩萨所处的法界的境界。"
"同样,在空的观照之下,一切说明世间与出世间的名相,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法门,乃至十二支缘起和四谛法门,都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解脱自身的种种方便、假名施设,它们本身都不是独立于诸法空相之外的定相。任何名相都是帮助我们说明世界的概念,是假名意义上的存在。所以相不可以执实,一执实就不是实相。当然,我们要说明实相,又不能离开这些名相。"
"智,就是认知的主体;得,泛指对象,亦指修行实践的结果,比如获得了小乘的四果,或者成就了大乘菩萨的行位。藏译本则加一句:“无智亦无得,亦无不得。”如此可以避免落入断灭空的误解中。从般若不着两边、双遣中道的性格看,应超越主与客、“得”与“不得”的区别。这是解脱者观音与舍利子在讨论解脱的终极境界时所作的最经典的表述。"
"观音菩萨再次重申,用无所得的心,去除对一切名相乃至解脱境界的执着,做到心无挂碍。挂碍是内心活动的执着执取而形成的精神上的障碍。按照窥基大师的解说,挂指的是烦恼障,碍指的是所知障。烦恼障是来自于我们感性方面、欲望方面的障碍;所知障是来自于知性层面的、语言概念意义上的障碍。"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纵向展开以成佛为中心的向上途径,横向展开为心与众生及环境的关系。抬头仰望的是高高在上的佛,放眼看去的是无边无际的众生,要从因地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攀升。"
"唯心唯物唯戏论,唯有心能转物;
知人知天知众生,知否人难胜天。"
" 横批“我算老几?”"
苏格拉底研究了一辈子哲学,最后谦卑地说:“我只知道这么一句话,我什么都不知道。”
"第一、万法缘起的思想为生态关怀提供了世界观的基石。
第二、因缘果报的理论为环保为护生提供了行为规范的基石。
第三、境由心造、依正不二的观念解释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原因。
第四、自他同体、慈悲为怀的精神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抉择,不仅仅是爱的流露。
第五、心能转物是佛教推动环保推动护生的实践动力。
第六、创建人间净土是佛教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理想目标。
第七、真俗不二的中道智慧是佛教随缘消业的方法论。"
<王雷泉-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
Thursday, September 9, 2010
神、我
“世间人以为的神(造物主),如梵天、他化自在天、上帝等,其实都没有酬偿因果的能力,所以祂们不应该称为神;然而的确有一个法可以酬偿因果,令众生的因果业报如实执行,而它并不是物质,所以佛陀就把这个法称为神。时间人以为五阴可以在轮迴的变易中,保持不变的体性,所以把五阴误计为我,然而的确有一个能生出五阴的法可以保持不变的体性,是每一个有情各自都有的常住法,所以佛陀就把这个常住法称之为我。”
《实证佛教导论》吕真观著
Sunday, September 5, 2010
Thursday, July 22, 2010
在佛学班实践生命教育的理念
佛教教育
净空法师说:「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無盡無邊的事理。。。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印顺导师也说:「佛教是着重修学的,所以尅实的说,佛教是一种教育。」佛教教育的核心就是对众生圆满的教育,佛所教的「戒」、「定」、「慧」──「三学」将修行的实践活动、修行方式及修行达到的目标三方面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说。」所以「一切良善的知识,德性,技能,都总摄于佛的教育范围内。」《印顺导师》近年来大部分的佛教寺院、团体都有开办佛学班。其幅度涵盖了幼儿班、小学、中学乃至于松鹤班,在实践佛陀的终生教育事业。
宗教教育扮演了辅助正规教育的角色。在当前充滿急功好利,享樂主義猖獗,價值觀扭曲等的社会,宗教教育有必要在对学生们弘扬宗教理念之下,积极的培养对生命的认识与热爱,提升理想及拓展宏观视野。有鉴于此,我们要在此探讨引用生命教育的教材来对佛教思想进行认真的发掘,赋予现代诠释,丰富当代的佛法教育的可能性。
佛性、人性及教学目标
成佛是学佛的终极目标。我们选择了佛为我们的最高典范,那么信解了具体的「究竟圆满佛德」,才能有意义的以佛为师而常随佛学。佛有三德、四无畏、十力、十八不共法、十八事圆满等,太虚大师就把佛德总摄为「大悲大智大雄力」。而人之有成佛的可能,就是因为「人性中,也含摄得一分佛性;将这分佛性扩充、净化,即能与佛同等。」《印顺导师》。人性有与众生类同的众生性,也有与佛同的佛性。《起世经》等说人有「勇猛」、「忆念」、「梵行」三事胜于天上。「忆念」使人能思惟分别一切法,忆念过去,预期未来,认识现在;一切优良的智识文化,都是从此而发生出来。「梵行」使人们有惭愧心,才能建立合宜的人伦关系,使之从家庭而扩大到种族,扩大到国家,扩大到世界人类。能克制私欲,控制肉体的情欲,牺牲私我的利益,培养净心利他的道德;处在娑婆世界堪忍的人类是「勇猛」,最能耐苦。祗要所做的事情,自覺得有意義,即使任何艱苦的情況,也能忍受,毫不猶豫。人类雖然受生活的逼迫,但每能出於自發的,覺得自己應這樣做的,即奮力去做成,行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人类在这三者上虽说是众生与诸天所不及,但毕竟不是尽善尽美,也不如佛菩萨的清静圆满,不过既然生得人生而有了这殊胜的特性,就应该好好将它利用,日求上进。印顺导师说:「人的特性,众生也多少有些,唯人能充分发挥出来,才叫做人。」
发挥此三种殊胜的人性也恰好与一般教学目标所应涵盖的三大领域相应。在教学前,教师会先设定认知性、情意性及技能性目标。认知性目标以知识为基础,逐步学习知识的内容和应用。情意性目标,目的在使学生有良好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人格基础。技能性目标训练学生熟能生巧、习得技能,进而具有创造性能力。这三项目标也是在实践培养及发挥人的三项殊胜的特性。这也是在学习太虚大师所总摄的「大悲大智大雄力」佛德。所以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其实也可说是在「思考」「成佛之道」。这三者的关系就如图一及图二所示。
生命教育
目前重實用、輕理想的教育體系弱点是造成了社會價值的扭曲、急功好利的速食主義,使學校教育漸漸失去其關懷全人發展的本質與功能。作为最圆满的完人教育的佛教,如能引进生命教育到佛学班,不但不会乖离佛学的本质,也还能丰富佛学班的教学内容,使佛法获得契机契理的呈现机会。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的內涵過去不是未存在在教育體系裡,而是長久下來,因种种的因素逐漸的失去了受注重的机会。生命教育除了教會學生如何活下去的方法,也為學生勾勒有意義的生活價值與品質及探索生命的意義與目的。其核心是珍惜光阴、珍惜资源、珍惜生命;而内容也需涵蓋(一)人與自己,(二)人與他人,(三)人與自然。他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们认知、判断与实践,欣赏和尊重,自己、他人及万物。在佛教教育的意义上,这也意味着渐渐的与佛的「大智、大悲、大勇」靠拢。(图三)
生命教育的示范案例
在吉隆坡大智图书馆的青少年佛学班里,笔者对一群44位14岁的中二学生引用了生命教育的教材作了为期三个月的指导。课程内容包括了纪录短片如:「孤草-走近内地留守儿童」、「钢琴盲童-刘浩的音乐世界」、「无声世界的舞者-杨川」、「正负二度C」及一些关于天文知识的短片。此外也选择和佛学教学目标一致的小品文在班上讲述或让同学们探究式的学习。在观看短片后会先让学生以口述回答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判断、澄清短片里的价值观。每一堂都有设定启发如何将所学的价值观应用在日常生活里的习题。在下课前如有剩余的时间,会让学生写学习心得报告,内容自由发挥,以多了解同学们学习的进度。在这一系列的课程里,首先介绍了以系统概念来看待发生在我们周遭的事件,从而让同学们了解佛法所说的因果关系、因缘观,以明瞭人与人之间乃至以人与万物之间都是互相依靠的,依正不二。所以应该互相尊重、彼此扶持。其他的励志纪录片或小品文也在说明佛法的价值观如:惜福、慈悲、忍辱、精进等。
在开学的第一天,学生们先参与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共有40道题,内容都是与学生本身的日常行为及思惟方式有关。在学期结束的一天,同学们以相同的问卷进行第二次的回答。图四及图五是这项问卷调查的结果。图四是根据生命教育的内容来分类问卷的问题以进行分析。图五的结果是以学生技能分类问卷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学生们虽然在生命教育的三个领域基本上略有进步,可是在面对自己与人的问题显得相对的弱;而进步最快的是人与自然的问题。根据技能的分类,学生们相对的比较「不喜欢阅读」,「爱护公物、动物与花草」成了相对进步最强的一项。测试结果除了提供如以上教育效果的初步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往后如何对这群孩子们进一步培训的线索,如对自己的认识、信心及责任感的开导等。除了对整体的学生有所了解,个别的结果分析,也有助与对每一个同学学习状况的了解。
遗憾的是在这课程进行时,少部分的同学依然面对纪律的问题,必须进行处理。此外这种测试的准确性也有赖于学生们是否老实回答。这样的短处能在老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及陈述其利与弊上起了关键上的作用,整体来说笔者认为这项结果和自己对这群孩子的观察是吻合的。
「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学佛本来就是应该在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育。在我们的周遭就有无数正反两面的与佛法契合的生命教育教材。如能在佛学班引进这些实例,将让同学们觉得更为亲切,也能更有效的在佛学班提升对生命的赞叹。谢华才
净空法师说:「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無盡無邊的事理。。。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印顺导师也说:「佛教是着重修学的,所以尅实的说,佛教是一种教育。」佛教教育的核心就是对众生圆满的教育,佛所教的「戒」、「定」、「慧」──「三学」将修行的实践活动、修行方式及修行达到的目标三方面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说。」所以「一切良善的知识,德性,技能,都总摄于佛的教育范围内。」《印顺导师》近年来大部分的佛教寺院、团体都有开办佛学班。其幅度涵盖了幼儿班、小学、中学乃至于松鹤班,在实践佛陀的终生教育事业。
宗教教育扮演了辅助正规教育的角色。在当前充滿急功好利,享樂主義猖獗,價值觀扭曲等的社会,宗教教育有必要在对学生们弘扬宗教理念之下,积极的培养对生命的认识与热爱,提升理想及拓展宏观视野。有鉴于此,我们要在此探讨引用生命教育的教材来对佛教思想进行认真的发掘,赋予现代诠释,丰富当代的佛法教育的可能性。
佛性、人性及教学目标
成佛是学佛的终极目标。我们选择了佛为我们的最高典范,那么信解了具体的「究竟圆满佛德」,才能有意义的以佛为师而常随佛学。佛有三德、四无畏、十力、十八不共法、十八事圆满等,太虚大师就把佛德总摄为「大悲大智大雄力」。而人之有成佛的可能,就是因为「人性中,也含摄得一分佛性;将这分佛性扩充、净化,即能与佛同等。」《印顺导师》。人性有与众生类同的众生性,也有与佛同的佛性。《起世经》等说人有「勇猛」、「忆念」、「梵行」三事胜于天上。「忆念」使人能思惟分别一切法,忆念过去,预期未来,认识现在;一切优良的智识文化,都是从此而发生出来。「梵行」使人们有惭愧心,才能建立合宜的人伦关系,使之从家庭而扩大到种族,扩大到国家,扩大到世界人类。能克制私欲,控制肉体的情欲,牺牲私我的利益,培养净心利他的道德;处在娑婆世界堪忍的人类是「勇猛」,最能耐苦。祗要所做的事情,自覺得有意義,即使任何艱苦的情況,也能忍受,毫不猶豫。人类雖然受生活的逼迫,但每能出於自發的,覺得自己應這樣做的,即奮力去做成,行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人类在这三者上虽说是众生与诸天所不及,但毕竟不是尽善尽美,也不如佛菩萨的清静圆满,不过既然生得人生而有了这殊胜的特性,就应该好好将它利用,日求上进。印顺导师说:「人的特性,众生也多少有些,唯人能充分发挥出来,才叫做人。」
发挥此三种殊胜的人性也恰好与一般教学目标所应涵盖的三大领域相应。在教学前,教师会先设定认知性、情意性及技能性目标。认知性目标以知识为基础,逐步学习知识的内容和应用。情意性目标,目的在使学生有良好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人格基础。技能性目标训练学生熟能生巧、习得技能,进而具有创造性能力。这三项目标也是在实践培养及发挥人的三项殊胜的特性。这也是在学习太虚大师所总摄的「大悲大智大雄力」佛德。所以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其实也可说是在「思考」「成佛之道」。这三者的关系就如图一及图二所示。
图一:由人的殊胜性至大智大悲及大雄力的教育过程
图二:教学目标、殊胜的人性及学佛的终极目标
生命教育
目前重實用、輕理想的教育體系弱点是造成了社會價值的扭曲、急功好利的速食主義,使學校教育漸漸失去其關懷全人發展的本質與功能。作为最圆满的完人教育的佛教,如能引进生命教育到佛学班,不但不会乖离佛学的本质,也还能丰富佛学班的教学内容,使佛法获得契机契理的呈现机会。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的內涵過去不是未存在在教育體系裡,而是長久下來,因种种的因素逐漸的失去了受注重的机会。生命教育除了教會學生如何活下去的方法,也為學生勾勒有意義的生活價值與品質及探索生命的意義與目的。其核心是珍惜光阴、珍惜资源、珍惜生命;而内容也需涵蓋(一)人與自己,(二)人與他人,(三)人與自然。他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们认知、判断与实践,欣赏和尊重,自己、他人及万物。在佛教教育的意义上,这也意味着渐渐的与佛的「大智、大悲、大勇」靠拢。(图三)
(图三)学佛与生命教育目标
生命教育的示范案例
在吉隆坡大智图书馆的青少年佛学班里,笔者对一群44位14岁的中二学生引用了生命教育的教材作了为期三个月的指导。课程内容包括了纪录短片如:「孤草-走近内地留守儿童」、「钢琴盲童-刘浩的音乐世界」、「无声世界的舞者-杨川」、「正负二度C」及一些关于天文知识的短片。此外也选择和佛学教学目标一致的小品文在班上讲述或让同学们探究式的学习。在观看短片后会先让学生以口述回答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判断、澄清短片里的价值观。每一堂都有设定启发如何将所学的价值观应用在日常生活里的习题。在下课前如有剩余的时间,会让学生写学习心得报告,内容自由发挥,以多了解同学们学习的进度。在这一系列的课程里,首先介绍了以系统概念来看待发生在我们周遭的事件,从而让同学们了解佛法所说的因果关系、因缘观,以明瞭人与人之间乃至以人与万物之间都是互相依靠的,依正不二。所以应该互相尊重、彼此扶持。其他的励志纪录片或小品文也在说明佛法的价值观如:惜福、慈悲、忍辱、精进等。
在开学的第一天,学生们先参与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共有40道题,内容都是与学生本身的日常行为及思惟方式有关。在学期结束的一天,同学们以相同的问卷进行第二次的回答。图四及图五是这项问卷调查的结果。图四是根据生命教育的内容来分类问卷的问题以进行分析。图五的结果是以学生技能分类问卷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学生们虽然在生命教育的三个领域基本上略有进步,可是在面对自己与人的问题显得相对的弱;而进步最快的是人与自然的问题。根据技能的分类,学生们相对的比较「不喜欢阅读」,「爱护公物、动物与花草」成了相对进步最强的一项。测试结果除了提供如以上教育效果的初步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往后如何对这群孩子们进一步培训的线索,如对自己的认识、信心及责任感的开导等。除了对整体的学生有所了解,个别的结果分析,也有助与对每一个同学学习状况的了解。
图四
图五
结论遗憾的是在这课程进行时,少部分的同学依然面对纪律的问题,必须进行处理。此外这种测试的准确性也有赖于学生们是否老实回答。这样的短处能在老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及陈述其利与弊上起了关键上的作用,整体来说笔者认为这项结果和自己对这群孩子的观察是吻合的。
「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学佛本来就是应该在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育。在我们的周遭就有无数正反两面的与佛法契合的生命教育教材。如能在佛学班引进这些实例,将让同学们觉得更为亲切,也能更有效的在佛学班提升对生命的赞叹。谢华才
Sunday, July 18, 2010
Sunday, July 11, 2010
Sunday, June 20, 2010
佛顶真骨 盛世重光
2500年前的一天,佛祖释迦牟尼在涅槃前对弟子说:“见舍利,如同见我。”3个月后的午夜时分,佛陀平静地侧卧在鸠尸那的娑罗树林间涅槃了。涅槃后的佛祖真身舍利碎成八万四千颗,人们拿来最珍贵的器物,将这稀世珍宝分散盛放其中。几百年后的阿育王为救赎自己屠杀生灵的罪孽,在皈依佛门后造八万四千塔供奉佛祖舍利。2010年6月12日,瘗藏于南京大报恩寺阿育王塔中的佛顶真骨将重现人间,凤凰网华人佛教与您一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Wednesday, May 19, 2010
CIB World Congress 2010
国际建筑与建设研究与创新理事会(CIB)所主办每三年一届的2010年世界建筑大会(CIB World Building Congress 2010)终于在Salford Quays圆满落幕了。
出发前冰岛的火山灰影早已投射在心里了。就算有阴影,也得如期启程。
现在总算顺利的出发,也平安的回到家里。
这一段旅程,确是有许多值得记录的经验。
首先,是大会开幕的那一天,仪式简单。在简单的欢迎词之后,就进入主题。主办方也没有占用大会的时间来颁发纪念品给主讲人。所有的纪念品都是主讲人下了讲台后才有专人交给他的。
出发前冰岛的火山灰影早已投射在心里了。就算有阴影,也得如期启程。
现在总算顺利的出发,也平安的回到家里。
这一段旅程,确是有许多值得记录的经验。
首先,是大会开幕的那一天,仪式简单。在简单的欢迎词之后,就进入主题。主办方也没有占用大会的时间来颁发纪念品给主讲人。所有的纪念品都是主讲人下了讲台后才有专人交给他的。
CIB属下有好几十个工作小组及委员会,大家都有各自的目标与兴趣。每天早上的主题报告该如何处理才不会厚此薄彼呢?为此主办方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机构,世界银行,欧盟及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来告诉我们他们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里建筑的期待。对这一种安排,让每个与会者都会听到自己相应的声音。在培养尊重多元社会,激荡大家深层的智慧,点燃研究及创新的火花,随其所好而发挥所长,它显然的达到了其目的。对于自己常处身在主观意识非常强,且不时的自我封闭的环境,我不得不贪婪得多吸了两口清新的空气。
第一晚的欢迎酒会在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zeum)举行。大家一手握住酒杯,一手拿住鱼片;沉思在展览品所带给我们沉痛的战争回忆时,偶尔身边又会出现一位新朋友,彼此又互相介绍。
如果有一天我们这里也可把食物搬到展览厅,那才是可喜可贺,因为我们终于进步了。
世间的一切,本来就是无常,有开始就会有结束,很快的就到了闭幕的这一天,Professor Peter Barrett 在总结时说希望这次的会议给大家带回去的是valuable, memorable和enjoyable。
我总结一个字--值!
Monday, May 10, 2010
Sunday, May 9, 2010
无智无得
今天没到大智图书馆上课,因为再过一会儿就将出发到英国的曼彻斯特参加国际建筑与建设研究理事会(CIB)每三年主办一次的世界建筑大会(CIB World Congress 2010)。鄙人也有两篇掘作获得大会所接纳,并且将在五月十三日发表。
儿子不放心老爸,宁愿暂时放下女朋友也要与我同行,死要面子的我装着信心满满的回应:“有什么不放心的!”而心里头却是那作梦也会笑的安慰;可怜的他回来不到一个星期又得飞香港。羡慕吧,老婆大人!
待会儿肯定的要带着拿那永做不完昨天就该完成的工作,还有图书馆剩下的四堂课的内容的构思一起飞,留下的将是那已经讲了但不完美的六堂课;还有家里的两个女人。
也许冰岛的火山灰会带来一点灵感吧。十堂课完成后这并不很成熟的因缘也应该暂时落幕。
‘世俗的我’默默的在祈求诸佛菩萨让自己旅途顺利,在做研究报告时能获得佛菩萨加持智慧及辩才无碍。以此同时‘学佛的我’在却一旁酷酷的回应:无智亦无得。
儿子不放心老爸,宁愿暂时放下女朋友也要与我同行,死要面子的我装着信心满满的回应:“有什么不放心的!”而心里头却是那作梦也会笑的安慰;可怜的他回来不到一个星期又得飞香港。羡慕吧,老婆大人!
待会儿肯定的要带着拿那永做不完昨天就该完成的工作,还有图书馆剩下的四堂课的内容的构思一起飞,留下的将是那已经讲了但不完美的六堂课;还有家里的两个女人。
也许冰岛的火山灰会带来一点灵感吧。十堂课完成后这并不很成熟的因缘也应该暂时落幕。
‘世俗的我’默默的在祈求诸佛菩萨让自己旅途顺利,在做研究报告时能获得佛菩萨加持智慧及辩才无碍。以此同时‘学佛的我’在却一旁酷酷的回应:无智亦无得。
Tuesday, May 4, 2010
Saturday, May 1, 2010
人与自己
心经的启示
心经的人间观 -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物质世界或精神世界和空性是分不开的。要在存在的現象上去把握本性空,同時在畢竟空的實相中去了解現象界的緣起法。
心经的世界观-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我们的言语思想,都是有限的相对法。即使说绝对的,绝对又是对相对而说的,称为绝对,也还是不离相对的。一切法没有不是相对的,相对的即是缘起幻相,不能显示即一切又超一切的空性,佛把这些相对的都否定了,从此否定的方式中显示绝对的空性。
心经的人生观-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人生就是不断的超越与放下。不论是声闻的四谛或缘觉的十二因缘都得超越与放下。「无智」显现菩萨对般若最高的体验。对大乘的菩萨们而言,他们自在解脱,即无四谛,当然也无需要无漏智,这就是无智的概念。「无得」是佛菩萨的领悟境界。就像一个有成就的人,不会自以为很有成就。一个有钱人,认为钱财属于众人,愿意分享给众人,才是真正有钱的人。证得佛果的人,觉得获得果位只不过是个过程与经验,根本不会在乎它与执著它。简单地说,真正达到自在解脱的时候,就会发现智与得也可以抛开,这就是「无智亦无得」所要表示的意思。
下载02/05/2002的.pdf档。
Saturday, April 17, 2010
人与自然
佛教的生态环保观念及实践方向 - 清远法师
试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 - 陈红兵
佛教與環保 - 星运大师
可贵的依正不二思想 - 戒幢佛学教育网
下载 18/04/2010 的.pdf 档案
试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 - 陈红兵
佛教與環保 - 星运大师
可贵的依正不二思想 - 戒幢佛学教育网
缘起论的净土观
"...佛教界提到净土,一般关注的是佛菩萨愿力对众生的救度,是众生依持佛菩萨的愿力往生净土。虽然也了解净土是佛菩萨功德成就,但却较少关注佛菩萨成就净土的精神。缘起论的净土观突出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肯定净土是佛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成就的。净土的成就离不开两方面缘起:一是净土的成就离不开度化众生;二是净土的成就离不开佛菩萨自身的愿力、自心的净化和功德庄严。从佛教生态观的建构来说,它要求我们树立大乘菩萨精神,以庄严净土为己愿,维护和建设我们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不是等待佛菩萨成就净土,让我们享用。"
<试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 - 陈红兵>
下载 18/04/2010 的.pdf 档案
Sunday, April 11, 2010
Sunday, April 4, 2010
Sunday, March 28, 2010
Saturday, March 13, 2010
Thursday, February 18, 2010
Wednesday, January 13, 2010
Monday, January 11, 2010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