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是坚信人能转化自身之苦
“每个人的意识深处,都有善及不善根(或善、不善的种子)。。。倘若生活环境中忠诚的种子得到灌溉,你就会成为忠诚的人,但假如背叛的种子得到灌溉,你可能连自己所爱的人都会背叛。。。
。。。正见就是要辨认哪些种子是善,并鼓励自己去灌溉它们。。。”
摆脱错误的「想」,如实照见事物
我们的「见」都是以「想」为基础。。。「想」通常都有「相」,且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佛陀劝我们别受「想」所愚弄。。。「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我们大部分的「想」都是错误的,而我们所受的苦多半来自于此。在能洞悉事物之前,错误的「想」会让我们的正见无法生起。。。
「想」总是意味著去感知某些事物。我们相信自己感知的对象是在感知的主题之外,但这种见解是错误的。当我们感知月亮时,月亮就是自己;当我们对朋友微笑时,朋友也是自己,因为此时朋友是我们感知的对象。。。
。。。「想」意味著感知某个对象,也代表能感知者与所感知对象的存在。。。
。。。我们的「想」带著一切主观性的错误,然后根据它而对所感知的对象加以赞赏、责备、谴责或报怨。然而,我们的「想」,是由贪、嗔、痴、邪见与偏见等烦恼所构成,而「想」也决定了我们是快乐或痛苦。。。
。。。我们与周遭那些人的快乐,取决于我们正见的深度。。。正见并非一种意识形态或思想体系,它甚至不是一种道路,而是我们透视生命实相的一种洞见,那是种活生生的洞见,让我们充满智慧、平静与爱。
陷于实相的概念,就失去实相
“从前有位禅僧看见一只美丽的大雁飞过,他想和同行的师兄分享那份喜悦,但师兄正好弯腰取出僧鞋中的一块小石头,等他抬头时,大雁早已飞过。他问:「你要我看什么?」此时那师弟只能默然不语。”
修行,就是超越概念,以达到事物的本性。。。只要有概念,就无实相、真理。「无念」意指无错误之念,这并不表示没有正念。因为有正念,我们对事情的对错才能当下了了分明。
正见和邪见之分是相对性的说法,如果更深入观察,我们就会明了「一切见解都是邪见」。未曾有一种见解就是真理本身,任何见解都基于某个立足点。。。佛教并不是一堆见解的总合,而是一种帮助我们去除邪见的修行。我们的见解永远都可以修正改善,从究竟实相的角度来看,扬弃一切见解即是正见。
。。。正语以正见为基础,同时也增长正见;正念和正定巩固及加深正见;正业也必须立基于正见,而正命则净化正见。正见即是修道上其他要素的因,也是它们的果。
《佛陀之心》一行禅师著、方怡蓉译